85的肺癌查出就是中晚期因没及时做此检查
2022-04-16 07:30:11 来源: 贵阳肿瘤 咨询医生
85%的肺癌查出就是中晚期,因没及时做此检查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头颈部 主要是指发生于头颈部组织,比如鼻腔、鼻窦、扁桃体、喉部,以及甲状腺、口腔等部位的 ,这些 现在有发病率升高的趋势。
防癌体检真的有必要吗?
拿肺癌举例,肺癌现在已经成为咱们国家城乡居民第一位癌症死因。个体暴露在环境致癌剂中,大约需要20~30年才能发展为肺癌。在单个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后,发展到直径1.0 cm的 需要8~10年的时间。如果未经治疗,直径1.0 cm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在2~3年后死亡。在门诊发现的肺癌85%都是中晚期,就是因为作为肺癌的高危人群没有及时做防癌体检。早期肺癌治愈率能达到90%。所以任何一个治疗方案都不如发现一个早期癌更有效。许多头颈部 通过医生的手、眼就能排查
头颈部 主要是指发生于头颈部组织,比如鼻腔、鼻窦、扁桃体、喉部,以及甲状腺、口腔等部位的 ,这些 现在有发病率升高的趋势。专家说,鼻腔、口腔等一些发生于浅表位置的 可以通过肉眼直视发现,另外一些头颈部组织 发生在浅表器官, 比如头颈部皮肤、甲状腺、腮腺等,在体检时靠医生的视诊和触诊也能发现 的蛛丝马迹。
一滴血查癌症的准确性和必要性
在临床当中经常能碰到专程跑来查 标志物的患者。事实上,如果给防癌检查手段做一个敏感性排序,排在第一位的应是对空腔脏器进行筛查的手段,比如胃镜、肠镜,这种检查可以直接看到 或是癌前病变。其次是像CT、核磁这样的影像检查,最后才是血液标记物检查。
关于外周血 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使用,有两种错误认识,一种是过度依赖 标志物检查,认为 标志物很有用,可以代替胃镜、肠镜等侵入性检查,所以在一般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加上 标志物检查就是防癌体检。另一种观点否定 标志物在恶性 早期诊断中的意义,认为外周血 标志物检查除了AFP和PSA对于肝癌和 癌诊断有意义以外,对于其他恶性 的诊断没有意义。
在体检过程中,我们经常发现 标志物升高的人员,其中部分人员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为恶性 患者,部分人员为良性疾病的患者。还有部分 标志物升高的人是恶性 亚临床期和早期患者,属于癌症极高危人群,应该进行进一步检查,定期复查和随访,这样能够实现对这部分人群的早期诊断。体检发现 标志物异常后,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直至发现引起 标志物异常的原因或者随访至 标志物恢复至正常,以免错过宝贵的早期诊断时机。防癌体检是一个使用综合检查手段进行癌症早期发现的医疗过程,不仅包括 标志物检查,也包括影像学检查、腔镜检查,还有细胞学检查等。
谁最应该做防癌体检?
大多数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,对健康不利的遗传体质所对应的一些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,我们称为疾病易感基因。相比普通人来说,拥有易感/致病型基因的个体更容易患病,但普通人的疾病相关基因虽然属于正常人的范围,也并非一定不会患病。拥有易感/致病基因型的个体是从父母家系中获得一个或多个缺陷的易感基因。若父母亲双方有一个携带有缺陷的 易感基因,与非携带者相比,他们的下一代从父母亲处获得这个缺陷的基因概率升高。比如乳腺癌,如果母亲有乳腺癌,那么她的孩子患乳腺癌的概率是其他人的1-3倍。所以有 家族史的人,应该做防癌体检。
另外,从国家大规模的死因调查结果分析,目前年龄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,40岁以上的人群 的发病率开始明显上升,年龄越大的人患 的风险越高。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人也要做防癌体检。还有一些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,比如有吸烟、缺乏锻炼、肥胖等,我们也推荐其进行防癌体检。
TAG:
上一页:喉癌有哪些预防措施
相关阅读
- 2022-05-02Morris学:20年的随访结果支持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
- 2022-04-21上海乳腺癌发病显现“双高峰”特点
- 2022-04-19肺癌脑转移有哪些症状
- 2022-04-19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是什么
- 2022-04-19肺癌疾病比较好的治疗方法
- 2022-04-19肺癌疾病晚期症状有哪些
推荐阅读